我總覺得從一個城市的交通可以大致把握一個城市的特點。
比如北京的交通,首先是車多(首都的地位、政策優(yōu)勢),特權車尤其多(眾所周知的原因,也是最招人恨的);然后是路的設計極其不合理,公交系統(tǒng)發(fā)展緩慢嚴重滯后(官本位,不務實,執(zhí)政能力低下);對于“堵城”的現實,形成之前沒有預先的規(guī)劃來防范,形成以后直到可預見的將來也缺乏行之有效的辦法來克服(反正特權車能走,老百姓的車堵死也不管你;我們有規(guī)劃,就是年年不同而且盡量不落實而已。)
相對來說上海的交通也許更多了一份暢快(那是建立在臭名卓著的行政收費之上的),少了一份擁堵(起碼能找到不堵的時候,你在北京能找到不堵的時候嗎,凌晨兩點到五點不算的話。整個城市的節(jié)奏與效率的確更快一些);公交系統(tǒng)基本滿足日常需要(執(zhí)政水平不一樣吧);
香港的路有些難走,因為很多是山路,但到過香港的人都知道,它的公交系統(tǒng)有讓你賓至如歸的感覺:快捷、便利、超級人性化(無數的細節(jié)可以體現),讓你決不會因為出行而煩惱,甚至會覺得是種享受。非公交的部分因為了解不多所以不加評論,但起碼效果看來是好的。全力投入到經濟領域的香港人有一個好的服務型的“小政府”是他們的榮幸。
巴黎有最具歐洲風格的城市格局,市中心的街道與建筑都已歷經幾個世紀而依然完好如初,生活在那里會有種神奇般漫游歷史的幻覺,除非你遇上周末高速路上的大塞車,或者兩邊泊滿了汽車的狹窄街道,你是不會感到現實與古典的分別的。那里的地鐵可以說接近萬能,幾乎所有市內你可能去的地方都有地鐵站在附近,但設施可不是太好,不知是算古典還是陳舊。
言歸正傳,我們來說印尼。
雅加達的交通如果用三個字來概括那就是“不要命”,兩個字“玩命”,一個字“狠”。
有這么幾個現象給各位觀眾描述一下。首先是他的公共交通與其說是有不如說是裝裝樣子。據我這兩個月觀察,這里的老百姓出門首選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車,然后是私家車,然后是黑小公共,然后是步行,最后是公共汽車。公共汽車站對于外人來說是找不到的,因為沒有站牌,我看過的所有版本的地圖上也都沒有標注,而且在這里想問什么問題如果不會印尼語,說什么都白搭。就算對方能聽懂英語,可他講的英語,別說普通人了,就是機場廣播的英語說出來都跟印尼語一個樣,你說你不會印尼語能聽懂嗎。舉個例子:印個(發(fā)音)是什么詞?其實說的是drink。我剛開始以為是墨水呢(ink),呵呵,就這樣你想想吧。扯遠了,回來說公交。所以我覺得很少有人坐,很少有公交車開就很正常了,都搞得像地下黨似的,誰成天老琢磨它的行蹤啊。
公交系統(tǒng)不方便就必然導致城市交通的擁堵混亂,而前面說的摩托車、私家車、黑小公共多了也就必然增加許多不安全因素。而且更有甚者,好像就這還嫌太安全,還要人為的來點花活,不搞死幾個決不罷休。
這的小公共到站時直接把門一開,基本不帶減速的,下面的人就像鐵道游擊隊員一樣快跑幾步噌的一竄就上車了。第一次看見的時候我以為下面的是車主的熟人,可后來一幫人上車的時候也是這樣的,我就不得不佩服了。有一次看見公共汽車到站時乘客也是飛身上車,看來這是正常現象,我這個武術大國出來的人反而還不習慣了。剛來的時候前人開車帶我出去購物,路過一個鐵路橋,恰巧有輛火車從橋上經過。仔細一看,我拷,火車頂上還有那么多人啊。這火車可不是那種二層敞篷的,就是普通鐵皮拱頂火車?吹梦沂切捏@肉跳,玩命啊!暗想這些人個個都是當特工的好材料,這心理素質,這膽識,這技巧,比成龍大哥可強多了,跟邦德都有得一拼。后來聽前人說坐火車頂也是這的習慣,有一次因為人太多都把火車頂壓塌了,砸死好幾個人呢。
再有就是這幫騎摩托車的,說實話我原來還挺想有機會騎個大排量摩托車體驗一下高速兜風的感覺,尤其是看過劉德華鄭秀文的《孤男寡女》之后,覺得騎摩托也不是那么差。這回估計這輩子也不想騎了,不是一般的危險。這兒的摩托車又多,開得又快,在馬路上就像黃蜂似的,嗡嗡的一片一片的過去。細看這些騎摩托的就又能讓人吃一驚了,很多摩托車上都不是一個人,也不是兩三個,而是四五個人,小小的一輛摩托車載了一家兩個大人三個孩子的比比皆是?粗麄儧]命的在路上飛奔,孩子有抱著的有背著的有站著的還有用胳膊夾著的,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甚至沒有固定措施,看得人都有點心酸。稍有個閃失就是五口人命啊,對自己對家人的生命也太不負責任了。狠,真狠。
這么看來行人走路總安全了吧,非也非也。從我住的地方到家樂福超市買東西總共只有100米左右的距離,要過三條馬路,而且其中比較大的兩條沒有任何可供行人通行的標志或設施,但又是允許行人通行的。在大片的摩托車和汽車擦肩而過的路上穿行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如果是你單獨一個人可千萬不要硬闖過去,因為無論你怎么招手示意或小步向前,沒有一輛車會減速讓行即便他已經幾乎要撞到你了,除非找到大的空當或堵車,否則別想過去。如果人多還好一點,一幫人一起往前走一般開車的多少會減速讓行,但也要小心自以為身手矯健的摩托車愛好者,試圖在人縫中疾駛穿過。一般在下班高峰期時這兩條馬路會各站一位警察,試圖每隔一兩分鐘攔截一次車流讓行人通過,但沒什么效果,基本上還得靠行人自力更生,也就是硬闖。對于這一點我始終無法理解,如果說建個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開銷太大,財力不夠(可能嗎?),那裝個行人專用的按鈕式紅綠燈(抱歉不知道學名)不也行嗎,要不然你畫個斑馬線,樹個減速讓行的標志牌總行吧。你們國家的人命就這么賤嗎?想想我們國內,連騎自行車帶人有時候都不讓,能過行人的地方絕對有保護措施,這指導思想可比印尼強的多了。
推薦簽證資訊:
1、印尼簽證
2、印尼旅游簽證
3、印尼商務簽證 |